清明 · 花信
夜读丨清明:正是春光最盛时 桃花枝映李花枝
朗诵丨敬一丹 讲解丨宋英杰 配乐丨巫娜 - 韶华舞花间
清明 · 气清景明
作者 / 宋英杰
节选自《二十四节气志》
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气,气清景明之意,正是鸟语花香的盛春时节。“言万物去故而从新,莫不鲜明之谓也。”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净明洁,故谓之清明。”清明之名,便表征了这一时节的天气是清新、明媚、和暖的。
古人描述的清明物候是:一候桐始华,二候田鼠化为鴽,三候虹始见。
新摘的榆钱
在我记忆中,特别喜欢的清明物候便是榆钱儿。
老人七十仍沽酒,千壶百瓮花门口。
道旁榆荚巧似钱,摘来沽酒君肯否。
《戏问花门酒家翁》唐 · 岑参
阳春时节,捋几串榆钱,鲜嫩、脆爽,又有淡淡的甜。捋榆钱,蒸榆钱饭,煮榆钱粥,拌榆钱馅儿,春天里的清鲜之食。
榆钱,音同“余钱”。榆钱在人们眼中,真是意好味佳之物。以榆钱为食,以榆枝为薪,“清明一日,取榆柳作薪煮食,名曰换新火,以取一年之利”。
阳春时节,人们以花叶为养。
《洛阳记》记载:“寒食日,妆万花舆,煮杨花粥。”
《遵生八笺》记录了青精饭的做法:“用杨桐叶,并细叶、冬青叶,遇寒食,采其叶染饭,色青而有光。食之资阳气,道家谓之青精干食饭。今俗以夹麦青草捣汁,和糯米作青粉团,乌桕叶染乌饭作糕,是此遗意。”
《法天生意》曰:“三月三日,采桃花浸酒饮之,除百病,益颜色。”
《万花谷》则有:“春尽,采松花和白糖或蜜作饼,不惟香味清甘,自有所益于人。”
有人说,季风气候掌控之地,诗歌在冬与夏的过渡季是最高产的。其实不只诗歌,气象谚语也如此,清明就是气象谚语最丰盛的时节。
有些谚语言说的是农事次第,例如: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有的是描述气候特征,判断旱涝、冷暖的年景,以及与其他节气的呼应关系,例如: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。”
清明时节,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区雪初断,雨尚少。平时“杜甫很忙”,清明时“杜牧最忙”,人们最乐于引用他的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来描述清明气象。不过,雨纷纷的清明,往往只属于江南。
《汉书》中说:“仲春之月始雨水。桃如华,盖桃方华时,既有雨水,川谷涨泮,众流盛长,故谓之桃花水。”桃花水下清明路,很多诗句都写到此时的多雨:“清明时候雨初足,白花满山明似玉。十里春风睡眼中,小桃飘尽馀新绿。”
此时,恰是“正好时候”。古人说:“春梦暗随三月景。”想及唯美的情境,就会下意识地“脑补”阳春三月的景物。“正是春光最盛时,桃花枝映李花枝。”
早春二月是“二月柳争梅”,阳春三月是“三春桃照李”。桃花,几乎是文人笔下春天的“百搭”型物候,“春华之盛莫如桃”。
初春时,桃花与莺的组合:初春丽日莺欲娇,桃花流水没河桥。仲春时,桃与柳的组合:桃红复含宿雨,柳绿更带朝烟。 暮春时,桃花与柳絮、杜鹃的组合:白雪柳絮飞,红雨桃花坠,杜鹃声又是春归。
公元353年,正是在这个节日里,微醺的王羲之,写就了著名的《兰亭集序》。
这种快然自足的状态,或许与天朗气清、惠风和畅的天气相关。古人说,阳春时节,“宜懒散形骸,便宜安泰,以顺天时”。网友觉得这是“甚慰朕心”的一则古训,终于为自己的懒散,找到了古老的依据。
清明,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唯一的节气,既是节气,也是节日。说起它,就牵出了中国节气体系当中最大的一宗“兼并重组”。由于时间上较为接近,作为农事节气的清明,吞并了寒食节(清明前一二日)与上巳(sì)节(农历三月三),继承了寒食祭祖和上巳踏青的习俗,演化成为今日的清明节。
🔉宋英杰:今日清明=古时“清明+寒食+上巳”
所谓花信风,就是某种花、某个方向的风,在某个时节应期而至,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。花信风始于小寒,终于谷雨,涵盖了从隆冬到盛春的八个节气。每个节气十五天,一气分三候,每五天便有一种花绽蕾开放,共二十四候。
小寒:一候梅花 二候山茶 三候水仙
大寒:一候瑞香 二候兰花 三候山矾
立春:一候迎春 二候樱桃 三候望春
雨水:一候菜花 二候杏花 三候李花
惊蛰:一候桃花 二候棠梨 三候蔷薇
春分:一候海棠 二候梨花 三候木兰
清明:一候桐花 二候麦花 三候柳花
谷雨:一候牡丹 二候荼蘼 三候楝花
人们在开放的众卉之中,遴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,“晋升”为物候指标。风有常,花有信,以花事次第记载时光,于是岁月含香。
一候 · 桐花
梧桐是中国古老的树种,实用价值广泛。“清明之日桐始华”,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。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,但同时盈虚有数、由盛转衰。
图自网络
《伤春》
元·方回
怅惜年光怨子规,
王孙见事一何迟。
等闲春过三分二,
凭仗桐花报与知。